两亚两洋 > > 杨光斌教授新作《世界政治理论》出版
【杨光斌教授新作《世界政治理论》出版】
【字体: 】 【打印
text-stroke-width: 0p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目录

 

第一章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重述

 第一节 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

 第二节 找回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本体论:帝国主义

 第三节 国家性:被现实主义理论漠视的关键词

 第四节 结构现实主义的强理论建构:一项失败的理论工程

 第五节 历史政治学路径下的理论发现与发现背后的逻辑

 

第二章 呼唤世界政治学

 第一节 国际关系学的时代性国家性

 第二节 何为世界?何为世界政治

 第三节 作为世界政治基础的国内政治

 第四节 政治思潮推动世界秩序的变革

 第五节 非西方国家研究与完整的世界知识

 第六节 作为世界政治学科的知识基础的世界政治史

 

第三章 世界政治体系

 第一节 世界政治史纲

 第二节 世界政治体系的性质

, 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1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margin: 0cm 0cm 0.0001p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min-height: 1em;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第三节 世界政治体系下的理论建构:以政治学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为例

 第四节 从中国再出发的世界政治体系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的起点

 

第四章 世界政治的研究范式

 第一节 世界政治世界政治学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研究单位与理论解释

 第三节 单元层次的理论解释

 第四节 次单元层次的理论解释

 第五节 推进世界政治理论研究

 

第五章 文明范式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第一节 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第二节 世界政治路线图

 第三节 观察世界政治的文明范式

 第四节 时间进程中的世界秩序

 第五节 政治思潮与时间进程中的文明的冲突

 第六节 财富权力转移与长时间性的世界秩序

 第七节 历史政治学路径下的世界政治学

 

第六章 政治思潮:世界政治变迁的一种研究单元

 第一节 世界政治形成中的政治思潮

 第二节 扩张性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

 第三节 对抗性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

 第四节 政治思潮影响世界政治变迁的内在机制

, quot;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1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margin: 0cm 0cm 0.0001p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min-height: 1em;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第七章 民主化浪潮与世界秩序的重组

 第一节 近代民主的元形式及其变种

 第二节 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到来

 第三节 民族主义民主与世界秩序的重构

 第四节 伊斯兰主义民主与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作为文明的冲突的中介机制的民主

 

第八章 世界政治变迁中的自由化浪潮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中的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 墨西哥案例:自由化浪潮国内暴力政治世界秩序

 

第九章 世界秩序大变革与世界政治理论

 第一节 国际问题研究的新热点:世界秩序

 第二节 世界秩序的含义

 第三节 世界秩序的大变革

 第四节 世界秩序变革的动因与新世界秩序愿景

 第五节 世界秩序研究呼唤世界政治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信息来源:人民大学国政评论,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sF3b9YRufQOMw2jGyWtkjg

 

,

序言

2018年开始断崖式下滑的中美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理论所能解释的,因为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双边关系,而是全球政治问题。美国和中国的对外关系行为都具有全球性意义,它们之间的互动自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双边国际关系,而是事关世界秩序走向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研究是国际关系理论的转型与升级。

 

什么是世界政治?习惯上,中国之外的国外政治就被认为是世界政治;或者,世界政治是指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性和关联性。但是,即使是后者,少有将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统合起来的研究,或许是因为国际政治属于无政府状态而国内政治则是良序社会,由此塑造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术规范。

 

全球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某种力量将互不关联的国家、地区联结起来进而形成结构化网络,世界政治便形成了。因此,理解世界政治的关键是寻找某种支撑结构化网络的行动单元或者研究单元。对此,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资本(贸易)的力量和技术的作用。确实,资本和技术推动的大航海将地理意义上的世界变成了政治意义上的世界即世界政治。这是我们熟悉的世界政治史的起点,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单元(行动单元)的世界政治研究也取得了国际社会科学界绕不开的智识成就——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可以说,这是世界政治的历时性研究,即现存的世界秩序是怎么演化而来的。沃勒斯坦深刻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秩序的资本主义本质属性,使得自由国际秩序之类的说法显得既幼稚又滑稽。

 

世界政治研究不仅是学术性的,还是政治性的,即回答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同频共振现象——这是各大国无不关心的火烧眉毛的政治。诱发同频共振的力量是什么呢?沃勒斯坦的理论是历时性演化,志不在此。亨廷顿发现了作为世界政治思维框架的文明范式,属于历史政治学范畴,影响巨大但不能回答两种文明之间为何昨天不冲突而今日冲突,或者说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文明之间并不必然发生冲突。所以,基于文明范式的世界政治思维框架有待发展,我们发现,特定的政治思潮可能诱发并刺激了文明的冲突,以政治思潮为研究单元的世界政治学或许是一种答案。

 

我们给世界政治学的一个初步规定是:政治思潮诱发的国内制度变迁以及由此所塑造的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第一, 世界政治学至少是政治思潮、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学科集成式的新型研究议程和新学科。这并不是大杂烩式的混合,而是一种有明确的研究单元的、旨在揭示深层结构的研究。第二,如果说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的是国家之间的现状性结构结果性结构,而政治思潮和比较政治发展则着重于回答过程性结构,世界政治学则是一门包含了过程性结构和结果性结构的学科。第三,如果说问题导向的国际关系研究重在怎么办这种极具现实性实践性的问题,世界政治学则努力回答怎么办背后的为什么,并提出怎么办。不理解为什么怎么办往往无效。为什么往往发生于自各个领域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研究是生产理论的富矿,也应该是具有理论企图心的学者的驻足之地。

 

如何研究世界政治学呢?作为一门学科集成式学科,看上去无所不包,研究从何处出发?我认为,世界政治具有层次性,它们是时间进程所形成的深层结构、国家之间的单元层次和非政府为主体的次单元层次,而每个层次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即不同的层次性结构(研究议程)要有不同的研究路径或者研究单元;一个层次的问题可能有多种研究单元。这样,世界政治学就是一种可以操作的研究议程。就世界政治的深层结构研究而言,本研究展示的有沃勒斯坦的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单元的世界体系理论、亨廷顿的以文明范式为研究单元的文明冲突论、笔者的以政治思潮为研究单元的世界政治体系理论。

 

为何要以政治思潮为研究单元而研究世界政治变迁和世界秩序?世界政治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还是国家,而国家的原子化成分是人,由人构成的世界政治说到底是观念政治。这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更是世界政治史的写照。

 

以政治思潮为研究单元而建构世界政治史、并在世界政治史的基础上研究世界政治体系或世界秩序,是本书呈现的三个关键词:政治思潮、世界政治史和世界政治体系。世界政治史在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中尚待建构的知识体系,在西方知识界,有发达的全球史研究而无世界政治史,我认为是西方学人的一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或者说以形式主义代替了本质主义。要知道,世界政治史是一种整合性知识,不但能回答国家间关系,还能从根本上回答人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为什么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方式思考问题,更能解释国家间不平等之起源。不去研究这些重大的本质性政治问题而聚焦于各种物件的全球史,固然安全且有趣,但无助于理解事关人类前途的根本问题——政治,因此也很难产生堪舆沃勒斯坦、亨廷顿相媲美的学者。同样的智识水平用来研究意义不同的课题,会产生具有巨大思想价值落差的理论成果。世界政治史研究是一项值得为之奉献的学术弘业。 

 

本书在论说逻辑上,要建构世界政治学科,首先需要认识国际关系理论起点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困境,世界政治学可以视为国际关系学的转型升级学科,初步讨论了世界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诸问题。学科要立得住,必须有相关历史的系统研究,在世界政治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世界政治体系概念,以便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的性质以及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的现状。那么,到底该怎么研究世界政治呢?本研究提出世界政治的层次性与研究单元的多样性概念,其中系统地梳理了沃列斯坦的基于资本主义研究单元而提出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理论;重新阐释了亨廷顿的文明范式,在历史政治学脉络上重述了作为世界政治思维框架的文明范式;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同时,作者提出了以政治思潮研究单元而观察世界政治的变迁,并分别从两种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即民主化和自由化而研究世界政治的变迁和世界秩序的重组。作者的主张不但是基于历史的研究,也是对现实世界政治变迁的回应,大变革中的世界秩序呼唤世界政治理论。

 

概言之,本书的研究议程是世界政治体系,研究单元是政治思潮,研究路径则是历史政治学。一项好的研究,不但要有新议程和新路径,更要有好的研究单元。研究议程研究单元研究路径是政治学主体性知识建构的不可或缺的研究框架。

 

基于世界政治史的世界政治理论研究让人感慨万千:今天的世界秩序比500年前的东亚儒家秩序更文明吗、更公正吗?这不是单线的进步史观所能回答的。自由化浪潮的非预期结果是对自由世界秩序的冲击,这是道家反者道之动循环式世界观才能解释的。这也启示我们,需要更复杂地、更谦卑地面对我们尚不能很好地理解的世界政治结构与世界政治变迁。

 

杨光斌

2020216

 

 

【字体: 】 【打印】【关闭窗口】【返回】【顶部